![]() |
![]() |
![]() |
|
|
|||||||||
|
省委省政府對救援人員發慰問電 獲救礦工描述井下165小時 | |
· | 黑龍江眾高校開出高待遇招人 新博會參展單位報名超預定 |
· | [下基層]農產品中心 齊市綠色名片叫響 理發弟 油條哥 |
· | 中秋前我省食品價格漲幅回落 哈爾濱機場暑運旅客多兩成 |
· | 學生開學 交警發布出行預告 哈爾濱5日起26條路封閉施工 |
東北網9月1日訊 日前,地處哈市博物館附近的省電力大廈開始正式拆除,預計10月中旬拆除完畢。由于電力大廈位于博物館區域保護性建筑集中的繁華地帶,無法采取爆破的方式拆除,只能采取人工拆除的方式,施工單位稱其為“螞蟻啃大象”。
拆除方式以人工為主
8月31日,記者在電力大廈拆除現場看到,電力大廈后身6層磚混樓及東大直街一側、與松雷商廈之間的商服全部拆除完畢,主樓已經實施了封閉圍擋,幾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正在半空搭建的防護架上對電力大廈主體建筑實施防護架支護作業。
“當年我看著電力大廈建成,如今我又看著它拆除。”哈市市民張大爺感慨地說。今年61歲的張大爺在博物館附近已經居住了30余年,“這個樓已經建成20多年,當時是附近最高的建筑,我們附近住的人都對它很有感情,這幾天我們天天過來看,雖然覺得拆了挺可惜的,但確實過時了。”
由于電力大廈位于博物館區域保護性建筑集中的繁華地帶,周邊環境復雜,人流和車流及人防設施密集,所以不能采取爆破的方式拆除。對此,地鐵集團公司為了不影響周邊建筑物的安全,選擇了“人工+機械,以人工為主”的拆除辦法,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證拆除工作有序進行。
“電力大廈的拆除面積整體約1.1萬平方米。目前我們基本上采用人工加機械的方式拆除,由于沒有爆破的作業面,所以我們只能采取‘螞蟻啃大象’的方式,由施工人員先在主樓上一點點搭防護網,然后再做兩層防塵,施工人員在里面開鑿后由機械將建筑垃圾運下來。”張延軍說。
為了落實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施工單位還聘請了9名安全監理專家和有關人員全過程“旁站”,確保工程安全有序的進行。同時,強化了危險部位安全警示標志設置及維護管理。
張延軍說:“為了減少拆除工作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我們不僅加設了兩層防塵網,還特意選擇在晚10點以后清除建筑垃圾。”
保護建筑“穿”2層鎧甲
據了解,電力大廈后身的米黃色3層樓是原意大利領事館,又稱“積別洛索高大樓”,是以巴洛克為主的折中主義建筑,建于1919年,1997年被列為哈市三類保護建筑。該樓墻身有多處浮雕裝飾,以外墻面裝飾的精美圖案和浮雕而著稱,現外墻所有裝飾都為大樓原裝飾,未經改動,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而電力大廈外側雕有兒童頭像浮雕的圍欄是新藝術運動風格,被哈爾濱市規劃局確定為二類保護建筑。
這兩處建筑與博物館、國際飯店遙相呼應,形成了和諧統一的俄式建筑風貌。然而由于電力大廈的建成,使得這兩處保護建筑被人為分開,保護建筑還被破舊的高樓擋在后面,使博物館地區整體建筑風格遭到破壞。
隨著電力大廈的開拆,市民們最關心的就是位于其周邊的保護建筑能否安然無恙。
記者在電力大廈后身看到,積別洛索高大樓靠近電力大廈一側已被“罩”上了“鎧甲”。“鎧甲”由建筑用鏤空鐵板制成,這兩層“鎧甲”總共用了上百塊鐵板,用鋼絲串在一起,“罩”在靠拆遷現場一側的樓體立面和樓頂上。據拆遷工程現場負責人周景雙介紹,原意大利領事館離拆除主體不到10米,為了保護它的安全,拆遷單位決定采取非常手段,為它制作一件“防護衣”。“為了避免掉下來的磚頭將保護建筑砸壞,我們對保護建筑做了硬維護,就像人們所說的穿鎧甲一樣,在外面加了兩層鋼板,以保證建筑的萬無一失。”周景雙說。
原址建廣場和地鐵樞紐
負責電力大廈拆除工作的哈市地鐵置業開發部工程負責人張延軍介紹,電力大廈拆除后,哈爾濱市將對該區域進行統一規劃和綜合改造,主要建設地鐵1、2號線的中轉樞紐站,最大限度地疏解城市中心區密集地的人流和物流;與之相鄰的原少年宮將建成少年宮廣場綠地、原電力調度中心廣場及華融南側三個綠地廣場的整合,原電力大廈地段將形成一個近3500平方米左右的室外廣場和標志性商業景觀建筑;結合地鐵站建設,整個工程預計與地鐵博物館站同步完工。“
8月中旬,工作人員開始入場拆遷,目前電力大廈主樓已經實施封閉圍擋,拆除人員將利用腳手架和防護網,將整棟大廈圍起來,5天后正式實施主樓的拆除,預計10月中旬拆完。”張延軍說。
版權所有:河南省現代爆破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13007239號 技術支持:企匯網網站建站專家 營業執照信息公示
公司信箱:xdbpcc@sohu.com 郵編:450008
今日訪問量: | 總訪問量: |